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公安局警犬基地,总有一道身影与警犬形影不离。烈日下,他训练时汗水浸透衣襟;暴雨中,他搜救时泥浆裹满裤腿;犬舍里,清理卫生的异味常伴左右,犬毛更是顽固地粘在制服上,怎么都拂不去。他,就是乌苏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警犬技术中队中队长叶尔德尼,用17年的时光,生动诠释着“人犬共伍、忠诚为民”的坚守,让警犬技术这条“特殊战线”闪耀出璀璨光芒。
2008年,23岁的叶尔德尼带着对警营的憧憬,成为一名警犬训导员。初入岗位,他便被现实泼了冷水:没有专业训练场,只能在烂尾楼、街道空地摸索;警犬“贝克”的调皮捣蛋,让他时常被拽得趔趄摔跤;人犬共患病的风险、训练时的伤病疼痛,都曾让他动摇。但当他看到老训导员与警犬默契配合破获案件的场景时,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涌上心头。
从那以后,晨光熹微中,他捧着《警犬训练手册》逐字琢磨;深夜犬舍里,他观察犬的习性记录心得;节假日别人休息时,他带着警犬在废弃厂房模拟实战场景。为了建立人犬信任,他亲手给警犬洗澡、喂食,在犬生病时彻夜陪护。三个月后,“贝克”从“调皮鬼”变成了服从指令的“战斗员”,一人一犬的身影,成为基地里最动人的风景。
17年来,叶尔德尼带领警犬参与各类案件侦破100余起,在血迹追踪、搜爆缉毒等战场屡建奇功。他训导的警犬堪称缉枪治爆的“嗅觉专家”,多次在山区、牧场及嫌疑人家中精准搜获枪支10余把、子弹100余发,让隐匿的危险品无所遁形;在禁毒战线,警犬是“无声猎手”。一次缉毒行动中,警犬“元宝”凭借敏锐嗅觉,在嫌疑人家中搜出大麻、元株1000余克;在重大安保任务里,他是“忠诚卫士”。他先后参与杭州G20峰会、北京冬奥会等国家级安保任务5余次,带领警犬完成搜爆任务超百次,实现“零失误、零遗漏”。2024年全国警犬技术大比武中,他斩获搜爆科目第24名,成为新疆警犬战线的标杆。
在一次抓捕行动中,嫌疑人藏匿于百亩玉米地,叶尔德尼带着警犬“贝克”追踪半个小时,最终锁定目标,为案件破获提供关键线索。谈起这些经历,他总是说:“警犬不会说话,但它们用行动诠释着忠诚,我要做它们最可靠的搭档。”
从“新手训导员”成长为“金牌教官”,叶尔德尼扎根警犬训导领域十七年。他将实战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撰写的《工作犬常见的突发状况及其应对》《浅谈犬训练奖励的原则》等论文获行业认可,成为警犬技术经典文献。凭借专业能力,他被多地聘为实战教官,累计培育300余名训导员,指导年轻民警在警犬技术比武中获奖,乌苏市公安局警犬中队也从“零基础”成长为“公安部南昌片区警犬使用先进单位”。
叶尔德尼常说“训犬如育人”,在基地不仅悉心传授梳理毛发、观察犬类行为等技巧,还自掏腰包帮助困难学员。面对训练受挫的新人,他用自身经历鼓励对方,助其掌握技巧。
工作中,叶尔德尼重视团队协作。在大型安保任务里,他按警犬特长分配搜爆区域,主动沟通协作,带领团队高效完成任务。同事们称赞他热情负责,在他带动下,团队充满凝聚力与战斗力。
常年与警犬相伴,叶尔德尼制服沾满犬毛,双手布满厚茧,身上留有伤痕。但他始终将警犬视为“战友”:“它们从不退缩,我也不能懈怠。”从青春到不惑,他送别多批“无言战友”,却始终坚守岗位,“警犬用一生信任我,我也要用一生守护这份信任”。
17年来,叶尔德尼以训为战、初心如磐,将警犬技术锻造成打击犯罪的“杀手锏”。他不仅是警犬眼中的“唯一”,更是坚守奉献的榜样。致敬所有默默付出的“人犬组合”!
来源/平安乌苏
编辑/涂钰洁
责任编辑/李涛
投稿邮箱:CWDMA@OUTLOOK.COM
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
《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