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警察装备不仅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强调技术含量和高效管理,以提高执法效率和安全保障。而警犬作为特殊的警用装备,是独立自主、有生命意识的个体。警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生物特性,如敏锐的嗅觉、出色的听觉和强大的奔跑能力,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执行任务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的稳定发挥,都离不开训导员和警犬在训练中的人犬关系的构建。在警界,它被划入警用装备的领域,它的角色只是警犬;但在训导员的眼中,它不仅是助手,是搭档,更是战友,是家人。
显而易见,训导员和警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难以分割的。我们所追求的人犬关系,不仅基于相互信任且依恋的主从关系,更是根植于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训导员对其油然而生的爱而不宠、严而不苛,这样一种自然的亲密关系。笔者尝试从警犬的生存、情感需求方面,以及训练中发展人犬关系的要点,来阐述如何在警犬训练中构建人犬关系。
从理论上说,警犬对训导员的亲和,不仅来源于警犬先天对人的亲近,更主要是训导员通过饲养管理,逐渐消除警犬对人的警惕和戒备心理,让警犬主动自然熟悉训导员的气味、声音、行为等影响并产生兴奋反应而建立起来的。从实践上说,警犬对训导员的亲和、信任,正源于训导员长期地运用喂食、散放、梳刷、唤名、“好”口令、抚拍、游戏等方法的结果。当然还有亲和培养在日常训练中的融合,如前来、游散、衔取、吠叫等训练科目的运用,都能增强警犬对训导员的信任。
(一)喂食
食物动力是警犬的生存本能之一。动物天生对食物具有追求和获取的欲望,训导员坚持给犬喂食,满足了犬的生存需要,从而使警犬对训导员建立信任关系。
(二)梳刷
梳刷具有清洁犬体、增强皮肤抗敏感度、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防止寄生虫繁殖和预防皮肤病等多方面的作用。从亲和关系的角度来看,可以消除犬对训导员的防御反应或恐惧心理。
(三)抚摸抚拍
训导员通过这种方式接触警犬的身体,使其感觉到安心、放松、愉悦和舒适,让犬明白训导员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和威胁,从而信任并愿意与训导员产生亲昵的身体接触,为后续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陪伴
训导员在日常的饲喂、散放,在犬生病时对其悉心呵护照顾,以及其他日常活动中,与犬共同生活,这种长期的陪伴也促使犬对训导员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
(一)唤名
在训导员给自己的警犬命名之后,训导员经常用名字呼唤它,久而久之警犬逐步习惯训导员对自己的称呼,并将这种信号当作两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之一,在训导员用亲切的语调去呼唤警犬的名字时,对犬来说是超乎寻常的正向的情感链接。
(二)游戏
训导员和警犬之间的游戏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活动,训导员与其游戏不仅有助于警犬的身心健康,还能提高其身体素质。在固有强度的日常训练之外,警犬通过游戏与训导员互动,可以消耗多余的精力,增进与训导员的感情依恋。
(三)奖励
通过奖励给予犬尊重和认同,进行正向的情感激励 。口令“好”以及其他方式的奖励,通常是在警犬按训导员的意图完成正确动作时使用,是一种训导员肯定警犬执行命令行为的正面激励。
警犬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犬,训导员对其表达的尊重和认同更应倾向于是对其在训练中的“过程性付出”的认可。例如在延时气味的搜索作业中,犬长时间持续嗅认但未发现目标时,警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训导员依然需要给予犬“好”口令进行情感鼓励,奖励犬“持续专注作业”这个行为。
训练中磕磕碰碰的磨砺是少不了的,不能对犬有“捧在手里怕散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态而导致训练因噎废食。往往在栉风沐雨的磨砺中才会有突破和进步。在警犬成长的同时,它们对训练外的事物逐步形成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和训导员所要求的标准相匹配,警犬在自然方面的习性势必要有一些改变。犬类自由不羁的天性和训练中所要求的犬的规范行为难免会产生冲突,而在犬“犯错”后训导员进行纠错时,不能对错误行为有任何姑息,对犬毫无原则的溺爱。
另外,仅仅依靠警犬对训导员建立“喜欢”的基础,不能使人犬亲和关系达到完全稳定的程度。如何将建构人犬关系充实这栋“大厦”,让其鲜活圆满,则需要训导员制定严格明确的等级制度为其“添砖加瓦”。
犬作为群居动物,具有强烈的等级意识,作为训导员,要扮演好“头犬”和领袖的角色,充分利用警犬原始的等级心理让其顺从于训导员的指令。
同时训导员要清楚警犬对人作为“领袖”地位的认同并不是始终不变的,尤其是神经类型是活泼且性格强势的警犬,出于天性,会抓住机会在行为上出现越位。如果训导员多次默不作声、不及时对其越位行为予以禁止的话,它甚至会通过肢体语言去试图支配训导员。故而训导员要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语言、口令、语气来展示支配地位的存在。从细节上建立等级关系,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应在犬的幼犬时期便严格开始管理,培养其不乱叫、不随地捡食、不护食、不暴冲、不咬人扑人等行为习惯,通过约束行为来明确等级制度,使其明白与训导员相处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则,让警犬在幼犬时,便将自己的等级顺位根植于心,做到令行禁止,一令一动。
(一)不设置犬无法完成的目标
训导员应帮助警犬设计清晰、可实现的目标,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目标,都要为警犬提供明确的奖励、强化,增强其在作业中的工作动力。
再聪明再优秀的犬也有自己的能力上限和生理极限。盲目地设置难度、增加训练负荷,只会造成犬超限抑制,失去自信和作业动力。
(二)遇到瓶颈应拆解难题培养信心
警犬训练初期,由于对训练出于好奇和懵懂,在不明白自己即将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为何要去完成时,对其训练的进度和强度是无法做硬性规定的,正确的做法是,把训练科目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其先从难度小的开始攻克,一步步培养警犬的自信心,在它逐步明白自己是在做什么,并主动去探究如何达到训导员的要求。
(三)面对失误应合理容错,以退为进
警犬的训练水平通常是螺旋式上升,不进则退的,训练出现失误是正常现象——学过的东西不会被忘记,但是处于吸收新技能的压力下,原来已学习很好的行为有时会暂时瓦解。例如,警犬在物证搜索训练初期,在搜索过程中犬对干扰物错反应十分正常。训导员应有足够的耐心,去掉犬错反应的干扰物,加重目标物的气味,给犬重新付与嗅源气味,引导并鼓励犬完成搜索。
在当下的提升训练中,警犬即使未能一次成功,训导员也要戒骄戒躁,以退为进,在重新设置训练变量的同时,及时肯定警犬的努力,为的是警犬能在下一次的训练中勇于挑战自己,在失败中重新学习。
(四)休息是训练中的重要部分
当然,训导员和警犬并不是一直待在一起的,在人犬分离的休息时间,并不意味着人犬关系连接的中断,相反恰到好处的休息,不足以引起警犬对训导员分离焦虑症的同时,还会让犬借着对主人的思念和依恋,将亲和关系的构建推进至平衡的阶段,即警犬既习惯训导员在身边的教导、陪伴,同时又能恰如其分地享受独处休息带来的放松,甚至会对即将到来的训练产生期待、激动之情。
训导员在和警犬建立亲和关系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训练效果,而忽略了警犬自身所需要的关心。警犬的训练应用在缉毒、搜救、抚慰等方面发挥了许多重要作用,而作为训导员所看到的是,警犬在任劳任怨地完成训练任务后,唯一的追求只是训导员简单回馈它们的奖励。人犬关系的构建,往往不能局限于亲和关系上。警犬的训练是建立在训导员与犬之间有效亲和的基础上,通过人犬之间持续不断地互动交流,以及建立和强化警犬的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人犬关系的构建,更是要求双方共同付出的,不仅仅局限于警犬受训的诸多要点,更重要的是作为主导者的训导员,要用稳定的心理素质,对训练工作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以及锲而不舍的韧劲,去全面计划与警犬建立人犬关系所要经历的方方面面。训导员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警犬才会有信心有动力有成绩。
由此,基于长远人犬关系的构建和发展,训导员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丰富对警犬这份爱的厚度。训导员所能提供给警犬的人文关怀,其核心在于肯定它的价值。具体来说,认同警犬在推动科目训练事业所代表的个体价值,并在追求人犬关系和谐构建的过程中,将其个体价值与训导员所需的训练手段、目的结合起来,承认其能够影响并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是值得尊重且不可或缺的存在。
来源/《中国工作犬业》杂志2025年第4期
作者:杨鹏 李濬 张刘睿祺
编辑/涂钰洁
责任编辑/李涛
投稿邮箱:CWDMA@OUTLOOK.COM
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
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