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袭——!”随着训导员一声令下,一条黑色的身影如闪电般冲出,扑向“嫌疑人”,如猛虎下山般将其扑倒在地,死死咬住其胳膊。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头上黑下黄的德国牧羊犬。它四肢用力绷得铁直,眼神坚定、双耳竖起,持续向“嫌疑人”发起压制性攻击。直到“嫌疑人”力竭,训导员一声“吐”的口令,它才停止进攻。这就是甘肃省张掖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技术大队警犬中的大将——“焜泰”。
“焜泰”是一头能够进行目标追踪、物证搜索和搜捕的德国牧羊犬,出生于甘肃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四个月大时被分配至张掖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从小它就展现出优秀的工作犬品质:壮硕的身体、敏捷的身手,以及强烈的捕猎欲望,为它成为出色警犬奠定了基础。然而,它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焜泰”被分配到民警明安林手中后,明安林发现它的社会化训练不足,性格敏感,除了自己,“焜泰”对其他训导员和“犬同事”都抱有很强的戒备心与攻击性。而警犬日常工作多涉及巡逻安保,这样的状态显然难以胜任。于是,明安林开始了对“焜泰”的系统性社会化训练——从最初让其他训导员轻轻抚摸,到后来带它到马路上适应环境,逐步消除它的戒备心理,最终让它能够完全接受他人的善意,并接纳其他的“犬同事”。“焜泰”就这样迈过了训练中“最大的一道坎”。
明安林回忆道:“从建立亲和关系,到基础科目和障碍训练,一步一个脚印,从刚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配合默契,都是我和它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有一次它训练时心不在焉,我生气地对它吼着说,你看你在所有犬中个头最大,为什么连这个动作都做不好?它只是歪着头看着我,我一下子心软了,心想它怎么能听懂我说的这么复杂的话。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它听懂了。以后每逢训练,它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只要出犬舍门,它的眼神就集中在我身上,等着口令。”就这样,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配合越来越默契,它的技能也越来越熟练,训练的水平也迅速提升。
由于“焜泰”日常训练表现出色,大队百分之八十的出警任务,大家都会说“把‘焜泰’带上”,因此它成了犬队的“劳模”。它训练时兴奋高效,执行任务时从不懈怠。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出警名单中必定有它,它也成了大家的“团宠”。
2024年,“焜泰”凭借自身实力,有幸被选为参加第三届全省“红蓝对抗”警犬技术大比武的参赛犬。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最好成绩,明安林和“焜泰”更加勤奋努力,连休息日也加班加点训练,认真备赛。2024年4月24日,离比赛仅剩两天,他们一路舟车劳顿来到比赛场地,准备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不料天公不作美,训练时下起了雨。第二天,明安林发现“焜泰”出现咳嗽现象,随即向省厅基地领导上报。经全面检查,“焜泰”被确诊为病毒感染,并伴有发烧。尽管立即进行了隔离治疗,但病毒来势汹汹,最终“焜泰”只能带病参赛,遗憾获得物证搜索第四名。
比赛结束后,它的病情加重了。平时精神抖擞的“大将”,在病毒的攻势下不吃不喝,日渐消瘦。明安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归队后,大队开始对“焜泰”进行积极治疗。“焜泰”似乎也知道大家是在救它,无论是测量体温、打点滴还是吃药,都格外配合。经过不间断的治疗,那个曾经的“大将”终于回来了。康复后,人们又看到了它在任务中“驰骋疆场”的身影。
如今,年过八岁的“焜泰”依然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行动诠释着忠诚与责任,与明安林一道,共同守护着一方平安。
来源:公安文化、张掖公安
编辑:涂钰洁
责任编辑:李涛
投稿邮箱:CWDMA@OUTLOOK.COM
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
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