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移民管理局配备警犬以来,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总站警犬工作部署要求,秉持“立足实际、长远发展、训用结合、服务实战”的原则,健全“党委主谋、处室主抓、大队主建、分队主战”的分工责任机制,加强警犬工作统筹谋划,全面提升警犬训管用建水平,以警犬新技术装备为支撑,加快形成提升移民管理机构新质战斗力,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党委统领。支队党委高度重视警犬技术工作,将警犬训管用建工作纳入支队年度重点工作谋划推动,坚持“基础在训、关键在用”的理念,探索了以警犬资源统筹使用为牵引,以建立扁平化警犬实战指挥机制为依托,以“团队建设、团队训练、团队作战”为路径的警犬技术实战应用机制,大大提高警犬技术团队的合力、资源的潜力、工作的动力和专业的魅力。
强力推进落实。研究制定支队《警犬训练方案》《警犬技术工作手册》《警犬参勤登记簿》等规范性文件及业务台账,明确7项职责任务,进一步规范警犬选配、管理、训练、使用、保障、奖惩等6个方面的工作制度,分区域专业组建了多个实战团队,警犬训导员队伍素质整体向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迈进。
深化资源共享。依托警种协同、市区共享、旗县共建的思路,与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建立“公边互助”协作机制,形成参观见学、训管交流、协作联动等勤务模式,打破部门警种壁垒,拓展合作外延,整合共享警犬工作优势资源,全面加强与公安机关在反恐防爆、安保维稳、打击违法犯罪工作上的合力,有效提升了支队警犬技术工作质效。
创新勤务模式。立足边境实情,紧紧围绕深化支队“五线锁边”边境管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民警+辅警+护边员+警犬”力量编成和勤务模式,坚持“警犬是技术、配属在基层”的原则,推进“人物技犬空”五防融合,将“犬防”作为日常巡逻、边境查缉、打防管控的重要举措,在重点区域、复杂场所、重要卡点科学配置警犬力量驻守点和巡防路线,参与边境巡逻500余次5800余公里,二线查缉车辆36万余台,各类安保任务260余次。
强化实战检验。通过实战实训全面检验和完善训导员与警犬的协同配合,从而提升警犬分队协同处置效能,进一步彰显警犬警惕性高、出击速度快、震慑效果强等优势特点。在总站举办的首届警犬实战大比武中,支队斩获团体第一、2个单项第一、3个单项第二、第三的优异成绩。9名队员代表总站参加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第二届警犬实战大比武,取得团体第三名,极大鼓舞了支队警犬技术队伍的士气。
加强集群作战。积极挖掘警犬技术实战应用新场景、新模式,强化集群作战能力。选派5名民警携5头警犬赴北京完成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防爆安检,15名民警携15头警犬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十四届冬季体育运动会安保等任务,受到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北京市公安局、自治区公安厅警犬基地、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充分认可和肯定。先后参与案件现场勘察30余次,警犬力量在遂行重大安保、重要活动中得到锤炼和检验。
坚持夯基筑台。坚持“战训合一”原则,每年开展春秋两季警犬复训工作,全面加强警犬训导员及警犬基础体能和专业科目能力建设。结合支队边境管理工作实际和查破案需求,将训练重点由基础能力训练逐渐转为专业能力提升,量体完善训练内容,精准设置5项10条训练科目,全方位提升了民警及警犬综合能力素质,1名训导员获得高级训犬师职业技能证书。
加强硬件建设。支队先后修建多功能犬舍39间,目前6个边境管理大队及巴尔虎突击队犬区均配置洗澡间、隔离间、仓房、监控设备等设施,在确保符合使用标准的同时,全面提升了警犬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警犬物资采购工作,积极采买警犬训练场基础科目训练器材,严格把控警犬训练和生活物资标准,高标准完成日常用品采买及验收,确保各类警犬物资质量,警犬工作基础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完善软件配套。在做好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与驻地2家医疗定点服务单位建立了医疗保障协议,为警犬提供定点医疗保障、日常体检和救护工作,严格落实每半年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制度,组织定点医疗单位对所有警犬血项、体表、生化、CT、传染病等内容进行细致筛查,及时掌握警犬状况,全方位保障警犬健康,确保每头警犬都能以最佳状态参与完成边境管理各项勤务工作。
来源/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
编辑/涂钰洁
责任编辑/李涛
投稿邮箱:CWDMA@OUTLOOK.COM
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
《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社